领导与专家共话生态旅游,演讲与发言亮点频出
陈抗甫在致辞中指出,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两者具有一致性和相通性。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,是具有保护自然生态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,是破解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的关键。发展生态旅游就是要改变“只重发展不重保护,只重数量不重质量”的状况,让广大社区群众在旅游发展中真正受益,并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提升旅游的生态文明价值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生态旅游将逐渐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,精准扶贫攻坚的主要生力军,也是全面体现并实践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的综合优势产业。推动生态旅游发展,有助于弘扬“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”的生态文明理念,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;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,培养绿色生活方式。
翟浩辉在致辞中强调,发展生态旅游是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的最佳结合,生态旅游综合拉动性强、扶助功能大、受益面宽,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,促进社会就业,帮助贫困地区走出“越破坏越贫困、越贫困越破坏”的怪圈,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,整体提升当地社区经济、社会、环境效益,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,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。
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彭福伟发表了题为“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有关情况及下一步思考”的主旨演讲,全面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、国际实践,以及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、面临形势,并结合近期发布的《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》,提出要培育20个生态旅游协作区、建设200个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、形成50条精品生态旅游线路、打造25条国家生态风景道的发展任务,指明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。海南省社科联副主席、旅游委原巡视员陈耀的“以生态文明编旅游脱贫致富密码”、湖北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、教授马勇的“绿色旅游的发展趋势、关注焦点与创新对策”、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院长、二级教授叶文的“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讨论”等主旨演讲紧密结合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,对发展生态旅游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思考,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。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总裁金健的“绿色发展·心系地球”、农工党海南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毕华的“生态旅游扶贫模式”、香港理工大学内地硕士班课程主任黄志恩的“生态旅游、社区旅游、扶贫与服务学习”、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王辉的“郴州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”、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郑群明的“生态风景道与社区发展”等主题发言,则大大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,启发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新的思索、新的探索和新的实践。
| ||||
![]() “心养天地间 畅游在通化”冬季活动圆满落幕 “心养天地间 畅游在通化”外籍旅游达人、国内权威媒体记者走进通化冬季活力冰雪之旅,自1月18日开始,历经五日愉快旅程,于1月22日圆满落幕。 |